我国地震预报的辉煌和尴尬历史岂能抹掉?

“4·20”芦山大地震第5天(4月25日),《重庆青年报》用4个多版面刊发了地震特刊《从邢台到雅安——中国地震预报简史》(以下简称《简史》),这一段既有辉煌,又有懊悔、心痛、惋惜和尴尬的历史不能不让人深刻反思我们现行的这个封闭型地震预报制度。
然而,日前有所谓“阅评员”在“阅”过《简史》后“评论”说,《简史》“来源于小说、网络和民间传说,与事实严重不符”。(见下图)
对此我作如下“再评论”:
该...
“4·20”芦山大地震第5天(4月25日),《重庆青年报》用4个多版面刊发了地震特刊《从邢台到雅安——中国地震预报简史》(以下简称《简史》),这一段既有辉煌,又有懊悔、心痛、惋惜和尴尬的历史不能不让人深刻反思我们现行的这个封闭型地震预报制度。
然而,日前有所谓“阅评员”在“阅”过《简史》后“评论”说,《简史》“来源于小说、网络和民间传说,与事实严重不符”。(见下图)
对此我作如下“再评论”:
该...
“4.20”芦山大地震第7天,人民日报《内参》编辑部找到我,约我为他们写一篇论文性质的关于“改革封闭型地震预报制度”的稿件。今天(5月10日)编辑告诉我说,上述稿件刊发在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3年第18期。编辑说,“预计稿子会以《内参》涉密形式再次刊发,报送中央领导”。
(该稿件的主要内容参见本文)
首先,必须正视现实,在法律上,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由国家组织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的国家。...
地震科学家警告,2004年12月的印尼9.0级大地震,预示着全球进入了强震活跃期;2008年的5·12汶川8.0级大地震,预示着我国进入了新一轮强震活跃期。可是,无论在技术还是制度方面,我们都还没有准备好……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4·20芦山大地震”当日下午4点30分发布了有关专家对这一大地震的初步研究结果[①]。该研究结果的推论是,“4·20芦山大地震”其实是龙门山断裂带继“5·12”之后在西南方向上的断裂。
“4·20芦山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