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的脆弱平衡
中国大困局(专题)系列文章(3-1):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从表面上看(在普通民众的心中),中国现阶段是最不缺粮食的年代,每年仅仅浪费掉的粮食,就有800万吨和5000万吨(500亿公斤)之说 [1] 。“大手大脚”说明粮食多得是。
然而,真正为中国粮食算过帐的人,无不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担忧。
1950—198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5倍,但总人口增长了78.83%,除开3年全国性饥荒...
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风险巨大(全文):(6)
李尚勇
本文的政策建议有两条,一是限制非市场化的土地集中,二是科学界定“适度规模经营”。
从长远来看,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主要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健康发展,也包括农业自身的经济和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会逐步自然减少,或者逐步自然转移到非农产业,与此相应,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也会经历一个自然逐步提高的过程。正因为看到或预见到了这个自然过程,所以决策层才有预...
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风险巨大(全文):(5)
李尚勇
地方政府热衷于大力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利益以外,还因为理论上、观念上对土地规模经营存在诸多错误见解。
1、错误地认为土地规模经营会增加农产品供给
其实,中外农业经济学家早已证明,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增加土地产出率,相反,重视精耕细作的小块土地上的单产水平往往比大农场大面积耕种的要高。世界银行专家来自不同国家的大量数据...
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风险巨大(全文):(4-2)
李尚勇
2010年,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所谓“三个置换”的政策,即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区保障,以分散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并宣称可以由此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民身份。
此前,2008年12月,重庆率先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国土资源报》的“点题”很精准:“重庆农村土地交...
李尚勇
【导读】中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更多的是代表非农产业资本和地方权力及其利益集团急切向农业领域扩张的愿望。
1、通过土地规模经营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有严重问题
中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很少(2009年中国农村家庭土地经营规模仅有2.26亩∕人,许多土地更少的地方人均仅有几分地) [1] ,如果单纯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农业土...
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风险巨大(全文):(3)
李尚勇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的论断有失偏颇在欧美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成为主流,而小农的灭亡及其悲惨命运好像也被锁定了。
马克思认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小土地所有制的前提是:人口的最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占统治...
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风险巨大(全文):(2)
李尚勇
(一)维持粗放式经济增长的捷径站在宏观决策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进军农业似乎正当时。
(1)改革开放30年、全面推进市场化2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2003年人均GNP突破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坐上世界经济的第二把交椅;2010年城市化率接近50%。(2)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将继续,出口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进...
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风险巨大:(1)
李尚勇
导 言中国农业的潜在风险显而易见,那便是“将来谁来种地?”。
在广大农村,大多数种田人都是“上一辈人”,中青年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外出打工谋生,年轻一代几乎没有人打算务农种地,甚至边远山区的青年男女也都纷纷撂荒土地,进城“找生活”。这些年,笔者时不时在街上碰上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但与城市少女装束打扮迥然不同的少女们,不用问,她们来自边远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