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困局(专题)系列文章(1-2):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若用“人口压力指数”(即把“人口密度”看成人口压力单位,再乘以总人口”)去描述一国(或地区)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那么,中国“中东部18省市”的人口压力指数在全球拟排第1位。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数据,2010年,中国人口密度为139.8人/平方公里,在全世界被统计的22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74位;在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79个国家中,中国人口密度排名第18位;在总人口过亿的11个国家中,中国人口密度排名第6位。(见图1-3)
2010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50.6人/平方公里,其中,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为23.2和68.2人/平方公里,有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密度低于100人/平方公里。
由于中国西、北部有大面积无人区,且人口高度集中于中东部地区,所以上述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数据并不能真正代表中国现实的人口密度。
若以“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线”区分西北和东南两大人口单元,但不机械划线,而是将横跨“分界线”省区的两部分地区作适当调整,那么,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线”以东地区(即东南地区)的人口为12.3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2.9%),国土面积为386.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40.1%),人口密度320.9人/平方公里。这已经接近日本的人口密度(334.9人/平方公里)。(见表1-1、图1-3)
中国地理学
若以省区市为单位,除去高海拔、高纬度、多沙漠戈壁、过于荒凉寒冷人烟稀少和人口密度偏低(低于200人/平方公里)的西部、北部13省区,则中国中、东部18省市(包括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江苏、山东、广东、河南、浙江、安徽、河北、湖南、湖北、辽宁、福建、江西、海南、山西)人口为9.3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9.8%),国土面积217.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6%),人口密度429.9人/平方公里。
该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日本(334.9人/平方公里)和印度(372.5人/平方公里);与全球人口过亿的其余10个国家相比,中国中、东部18省市的国土面积拟排名第5位,人口和人口密度均拟排名第2位。(见图1-3)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文件1、文件10)和《中国统计年鉴(2011)》数据计算所得。
若加上西、北部地区前往中、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非常住人口),比如0.8亿农民工[2],则中、东部18省市的实际人口为10.16亿人,人口密度约466.7人/平方公里(见表1-1)。这已经快接近韩国的人口密度(484.1人/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3),但韩国总人口仅有0.48亿人口。
在全球人口超过710万人的97个国家中,人口密度排名第1位的是孟加拉国,其人口1.5亿,人口密度1032.6人/平方公里。(在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密度排位中,孟加拉国排名第10位,但在它之前的那几个国家和地区均是国土面积小于0.1万平方公里的微型小国或微小地区。)
孟加拉国是世界49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资源贫乏,人均资源极度短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落后,人口整体素质低下,人民生活十分贫困。2000年,孟加拉国尚有49.8%的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其中33.7%为极度贫困人口,但这已经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分别减少了9个百分点。[3]
孟加拉国是一个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过于尖锐的国家样本。撇开饥荒最频繁不说,仅在水资源方面,孟加拉国就有超过40%的人口不得不饮用受砷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2010年6月结束的全国性调查发现,全国64个县中有62个县受到砷污染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事件称之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中毒事件”。[4]
考虑到孟加拉国的人口规模不大(仅相当于中国中、东部18省市人口的15%左右),所以从总体上说,中国中、东部18省市超过10亿的人口、466.7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意味着中国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应该是世界之最。
显然,传统的“人口密度”指标并不能恰当地描述一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因此,笔者主张用“人口压力指数”去描述一国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以弥补上述“人口密度”指标的缺陷。
这一思路是将“人口密度”指标看成是“人口压力单位”,并定义“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总人口(亿人)”为一国(或地区)的“人口压力指数”。该指数为无名数。
笔者根据联合国人口数据计算了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压力指数,并取其前15名作图(见图1-4)。由图中可见,中国31省区市(13.4亿人)和东南地区(12.4亿人)的人口压力指数分别为1875和3977,在全球(拟)排名第2位(仅次于印度的4562),但中、东部18省市(10.16亿人)的人口压力指数高达4743,在全球拟排第1位。
资料来源和说明:(1)数据来自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文件1、文件10)和图1-3;(2)中国18省市数据包括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0.8亿人。
由此可见,中国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堪称世界之最。中国大困局就此铸成,且无解无改。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员,利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人口数据精确计算了中国的人口分布情况,他们的计算结果是:(1)全国人口密度在101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县级单元数量有1763个(占比73.6%),这些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为32.2%;而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口比例为91.2%。(2)全国人口密度在25人/平方公里以下的县级单元数量有258个(占比10.8%),其国土面积比重为51.9%;人口比例为1.8%。[5]
这里精确计算的结果与我的上述结论基本一致。
[1]穆朝君:《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探析》,《地理教育》,2011年第1期。
[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
[3] 世界银行:《孟加拉发展政策审议——成就巨大,挑战仍存》,转引自: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孟加拉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及相关政策效应分析》,
[4] 记者粘轶锋:《镜鉴:史上最大饮用水中毒案》,《江南时报》,
[5] 葛美玲、封志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地理学报》,2009年2期。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