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十一”大假前3天,仅仅3天,笔者就收到“有偿发表文章”的期刊发来的10封邮件。这些期刊都是干的“收版面费,有偿发表文章”的勾当。现将其邮件标题曝光。(见图)

笔者经常收到这样的期刊邮件。偶尔,笔者发过去一篇文章“小戏”,很快,有时候当天,就回复“寄版面费过来,即发”。

如今,这些邮件标题与几年前的显著区别是,写明了收费后什么时间发表。(见图)

网络上大量出现这类邮件表明,目前,有相当多的期刊在做这种“收版面费,有偿发表文章”的营生。有些期刊发这类邮件的频率相当高,有时一天一封。

问题一,做这类营生发表的文章多半是为了评职称而“弄”出来的“文字垃圾”,这些学术造假制造的垃圾文章有人看吗?如果没人看,那这些期刊谁去买呢?个人不会买,那就只有公费订阅了。用纳税人的钱去购买“文字垃圾”,存于同样需要花纳税人钱的图书馆或资料室,并欺骗公众说,那是“文献”。

问题二,有一部分期刊太垃圾,连公费订阅也没有,或太少,这些期刊又怎么能够生存呢?一是办期刊吃财政饭,收版面费挣外快。然而,这就是腐败。

二是基本上没有财政饭,只好拼命“拉版面费”维持。然而,这样的期刊不是堕落成“骗子”了吗?

的确存在类似的“骗子”,不过,他们是骗子科班出身,而不是“期刊人”堕落形成。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1年4月1日第6版),一对夫妻7年创办20余种非法报刊,有偿发表论文,“仅2010年7月份,他们就收到来稿2201篇,入账版面费40多万元。据警方统计,受害人预计达2万人,涉案金额至少1000万元”。

“骗子”承认,这20余种非法报刊大多集中在卫生和教育领域,“因为这两个行业有发表论文评定职称的强烈要求”。

戏剧性的情节是,“办案人员坦言,大部分(发表文章的)人否认投过稿件、汇过钱,对办案人员闭门不见甚至是恶语相加”。

更加戏剧性的是,“审稿编辑部,竟由招聘的3名中学文化程度的员工组成,而投稿者大都受过高等教育”。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学术”乱象之一、之二、之N。

 

笔者要问的问题有二,一是真的有必要“逼”全国知识分子制造海量垃圾学术文章吗?二是“中国特色”学术堕落的“底”在哪里?

2011年10月4日 

话题:



0

推荐

李尚勇

李尚勇

22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人口困局》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作者。 近些年以经济类现实制度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有10多篇研究报告发表在各类高层“内参”,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改革》等学术期刊和专业报纸。中国改革网、光明网和中国改革论坛网(曾)为作者辟有个人专栏,财新网和财经网特邀作者开博。 作者拟出版“制度困局三部曲”,已出版《人口困局——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1月)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求解地震预报的制度困局》(东方出版社2018年7月)。《求解三农困局》(待出版)。 邮箱:lsyongs@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