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的成长是一个生理心理逐渐成熟的漫长过程,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是愚蠢而有害的。

2011年10月16日,CCTV—1的午间专题栏目《看见》播出了题为《长大要成人》的节目。该节目说的是那位年仅10岁(2005年)就成为大学生、13岁(2008年)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硕士生、16岁(2011年)成为全国最小博士生的“小神童”的困惑、忧虑,以及心智发育与知识增长层次不匹配的故事。

小博士最出格的是逼工薪阶层的双亲在北京为他全款买房,并曾以不答辩硕士论文、不考博士相威胁。而且,就在他的行为引起引起社会热议以后,他仍然表示“不买房就回老家工作”。他的导师回应说,他会训斥这位小博士,并将至少要他延期一年毕业。

这是中国特色拔苗助长悲剧的典型个案。“小博士悲剧”至少有四个恶果:

一、极有可能浪费了一个潜在天才

(1)小博士记忆力特别好,“接受能力强,学习新知识非常快”。这是他的“天分”,天赋高,天资聪颖。简言之,他是常言所说的潜在“天才”。

(2)他的父亲帮助他仅用了5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至高中12年的课程;而我们的大学竟然也异想天开地把10岁大学生招进了大学校园。这样一来,一个心智水平仅仅10来岁的天才“小神童”,就继续运用他所擅长的“应付考试”的办法,完成了大学学业。

小博士自己说,“数理化主要是自己看书,然后做题”;“数理化就得做习题,搞题海战术”。其父证实,“(他)高中复习阶段做的习题和卷子,光卖纸张(3角5分1斤)就卖了100多块”。

一个极具杰出科学家潜质的“小神童”,生生被“弄”成了一个“考试机器”——这是中国科学的悲哀,也是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的主要原因。

自学数学,只看书做题,好像行。但是,自学理化,只看书做题,不做试验,肯定只会做题而不会真正懂得理化真谛。时间一长,做题的能力也退去,其知识复成空白。

笔者当年的数理化也完全是自学的,其中电学学得最好,因为我自行设计了五花八门的电学试验(虽然最终没有被电死,但每每因为短路殃及邻居停电),这对于我理解电学奥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在他的大学时代,某大学教授认为,“他的思维有一定的片面性,具体思维也不太完善,情感、意志力、(见识)看法还是11岁儿童的层次”。作为职业教育专家,他的高中校长认识深刻:“应该把可以学习大学知识和能上大学分开看”。他担心,“让他在大学课堂按部就班地上课,记笔记,到图书馆,参加军训,肯定坐不住,对他是个摧残”。实际上,他上课根本不记笔记,他说他只用脑子记——历史最终会告诉人们,他记住了多少。

(4)“会考试”,使他成功地钻了我国中高等教育的“空子”,他在本科之后,又“考”取硕士、博士。然而,他的博士导师评价说,他的“优势在于会考试,可以说很适应应试教育,但是到博士生阶段,光会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这位博士生导师认为,“若不看年龄,与其他博士生相比,他并无优势可言,甚至还算差的”。

干吗要把一个“潜在天才”弄成一个“博士差生”?

(5)他的父亲很现实很世俗:年轻的“博士生还是有优势的,即使当不了科学家,竞争力也强。”

——可是,为什么不把他培养成一个科学家呢?

(6)我国平庸的专家学者遍天下,唯独缺少真正具有科学思维、具有创新能力、具备拿下“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潜质的杰出人才。可是,人间严重稀缺的天资聪颖的“潜在天才”,每每都被“弄”成了平庸之人,最多也就是多一个平庸的专家学者。

当年曾经被媒体热炒的神童王思涵和张满意,都在14岁左右因为天分过人而考上大学,但最终无法与环境相容、沉迷网络、先后中止学业。

继王思涵和张满意之后,又一个天资聪颖的“潜在天才”极有可能又被急功近利的父母和弊端丛生的考试制度给糟蹋了,浪费了!

二、他的心智发育跟不上知识层次的增长

小博士的现实表现说明,他的心智发育仍然只能与他的生理年龄相适应。至今,他的心智发育水平还处于10多岁少年的阶段:

(1)他最佩服的人是他自己,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这就是“井底之蛙”的“狂妄自大”。

(2)他在微薄上发言说,“白领对北京毫无建设,却破坏严重,蚕食着北京宝贵的就业资源和工作岗位。北京必须限制外地人”。他称在北京男盗女娼的东北垃圾也是“纯爷们”,称北京的乱象完全是外地人(尤其东北人)造成的。有钱不一定有素质,但没钱一定没素质。

——这明显是自以为是少年的“胡说八道”。你如果去与一群少男少女聊世事,必定会听见许多类似的“狂语”。一个真正的数学博士,会愚蠢地在他陌生的社会经济领域发表如此缺乏经济学常识的议论吗?

(3)他暗恋大他8岁的大学女同学,并准备在有“成就”(他的标准是北京户口、买房、找个好工作)后,对她表白。

——这不就是不谙世事的少年情痴说的梦话吗?与许许多多毫无意义的“弟恋姐”有什么两样?

(4)当然,令天下哗然的,还是他逼迫工薪阶层的双亲在北京为他全款买房,并且至今不觉悟。

——很显然,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误导了他,北京天津浮华的城市生活误导了他。他这个未成年孩子还没有“脱俗”的思想基础。但同样明显的是,其父母只教会了他考试,却没有教会他做人。他父亲的书中曾真实地记录下了他对父母“又闹又嚷”的一件件事例。

不过,如果你不是将他定位于一个博士生,而是将他定位于一个16岁孩子,那么,对于一个心智发育未成熟、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轻狂少年的胡说八道和所作所为,你对他会有更多的包容,而不会大惊小怪。因为,他和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都没有普通成年人正常的是非判断能力,更不要说社会、经济等等专业判断力。

如果拿他与仅仅大他6岁、有知识修养、有头脑有思想的清华学子蒋方舟相比,他基本上就是一个缺乏必要的社会历史知识,却自以为是地到处张扬地“小屁孩”。

然而问题是,仅仅处于少年心智发育水平的“硕士差生”、“博士差生”,怎么会被我们的高等学府录取?而没有达到成年正常心智发育水平的小博士凭什么去高质量地完成硕士博士学业,且真正进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状态。

读硕士期间,13岁的小硕士“因为长期迷恋电子产品,加上之前学习进程过快,基础不牢,无法正常完成硕士课程,出现了挂科,最后面临交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的后果,他甚至有过想要自杀的想法”。

“因为恐惧失败,(小硕士)开始废寝忘食地补习,嘴里起满了泡,体重急剧下降,最终完成了硕士论文”。

如此完成硕士学业,其质量、水平可想而知。

仅仅培养出一个平庸的硕士博士,等于糟蹋并浪费了一个天资聪颖的“潜在天才”资源!

三、频频跳级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小博士父亲介绍:“10岁的小孩经过连续跳级——小学一二年级各1个月,三年级4个月,四年级没上直接上五年级,两个月读完五年级,六年级完了以后上初中,初一初二用一年时间学完,初三基本上在家里自学,把高一高二主要知识全部“吐撸”完了,然后直接上的高三。高三由几门主课老师辅导了两周左右,基本上我带着自学并做习题,然后参加高考。以超出录取线47分的成绩被大学录取”。

频频跳级最大的问题是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巩固,这为日后的学习研究埋下隐患。

大脑记忆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神经元之间的活动,而学习记忆的“突触”机制说的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能力的增强机制,简而言之,信息“重复”可以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增强其记忆,并最终将人们的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所以,知识的消化和巩固,既需要同类知识形成一个体系(知识扩展),更需要同一知识的一次次重复。

频频跳级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同一知识的重复次数太少,知识拓展宽度不够,这明显不利于大脑将学习的知识转化成长期记忆,转化成个人能力。

笔者当初自学数理化,也曾经以3个月完成一学期的进度推进,后来,笔者发现了“进度太快,知识难以巩固”的弊端,于是断然回头,拓展知识宽度。

笔者从学习实践中得知,有些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继承性,比如数学,没学懂前面的,后面的几乎没法弄懂,而学习后面就等于复习前面的。对于这样的学科,单兵独进完全没有问题。这也就是许多自学者在数学上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的原因。

然而,有很多学科(课程)表现为板块结构,例如物理学的各大板块,相互之间缺乏逻辑联系,若学习进度太快,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

小博士频频跳级的目的非常功利,那就是为了提前参加高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成功的。但是从完整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他的学习“丢三落四”,缺乏拓展空间,这造成他知识残缺不全,基础不牢。虽然他能够应付考试,但最终导致他日后学习困难。

更重要的是,频频功利性跳级,完全没有培养起他的科学思维,而“应付考试”的思维定势则强化了他的投机心理。这与培养科学家的目标背道而驰。

四、没有尽情游戏的孩子,日后定会报复性游戏

孩子都需要童趣,没有童趣的人生必定是残缺的人生。

小博士如今已经能够理解他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但他也用‘急功近利’来形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成功”留下了隐患,他“只能祈祷(自己这幢楼)不要有一些地质灾害,不然就成楼倒到,楼脆脆了”。

考上大学前,小博士(当时不到10岁)有一段时间迷上了一本卡通《西游记》,“天天在家一有空就看,看了不知有多少遍”,并有“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他父亲发现他的表现后,怕他玩物丧志,就把《西游记》藏了起来。如今,已经成为博士生的他认为“这叫精神上的摧残”。

这种“精神摧残”后果很严重。研一那年,13岁的他从父亲那里争得了“独立求学”的自由。但很快,不受约束的生活空间,让他减少了投入学业的精力和时间,他开始沉迷电脑,玩游戏,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学业“基本是荒废了”。(详见第二节)

这是缺乏童趣、没有尽情游戏的孩子的“报复性游戏”,是他们对自己长期受压抑的心灵的一种放松。对这类孩子来说,这种“放松”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反之,如果没有这种“放松”,他们的心灵就会被扭曲,他们的人生就会因为压抑不能释放而长期存在心理问题。

问题是,他们仍然是孩子,完全不可能掌控“放松”的“度”。于是,因为矫枉过正、过度游戏而失控、而迷失、而走向反面。那些张神童、王神童、赵神童……象一颗颗流星一闪而过,空留下人们对“潜在天才”这种稀缺资源被糟蹋被浪费的叹息。

由此观之,基本上以玩为主题的美国小学制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对天资聪颖的“潜在天才”的忠告

对于小博士,笔者的忠告是:如果他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成了“急功近利”父母和现行考试制度的牺牲品,那他无救;反之,如果他不再沾沾自喜、自我欣赏,并能够认清自己目前的尴尬处境,利用读博机会,潜下心来,博览群书,恶补百科知识,以静待自己长大成人,那他还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否则,一个“潜在天才”也就废了。

对于公众,笔者的忠告是:如果你的孩子有天赋,天资聪颖,你千万不能让他纵向跳级,至少不能频频跳级。为了他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或知识精英,你需要引导他饱读百科,横向拓展知识面,努力提高他的综合素质。

至关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小学初中,特别是小学以前,一定要让他尽情地玩。二是大学不可以提前上,但大学的书可以提前读。读书以不与他中学课程相冲突为宜,比如,他还在读初中,那高等数学是不能提前读的。

2011年10月24日

  

参考文献

1、记者张航:《他至少要延期一年毕业》,《北京晚报》,2011年10月19日,第18版。

2、李婷:《16岁博士生张炘炀遗憾没在高中辛苦一回》,《中国青年报》,2011年9月19日,第12版。

3、搜狐新闻中心专题:《新闻人物:张炘炀》,搜狐网/新闻中心,《新闻人物》第45期,2005年6月9日。

4、张会祥著:《神奇的学习》,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7月。

话题:



0

推荐

李尚勇

李尚勇

22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人口困局》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作者。 近些年以经济类现实制度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有10多篇研究报告发表在各类高层“内参”,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改革》等学术期刊和专业报纸。中国改革网、光明网和中国改革论坛网(曾)为作者辟有个人专栏,财新网和财经网特邀作者开博。 作者拟出版“制度困局三部曲”,已出版《人口困局——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1月)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求解地震预报的制度困局》(东方出版社2018年7月)。《求解三农困局》(待出版)。 邮箱:lsyongs@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