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又一起惨烈的车祸将我“烧”醒了,于是我打开电脑写下了以下文字。

8月26日凌晨2点过,在陕西延安境内包茂高速公路上,一辆双层卧铺空调客车追尾并撞上了前面的一辆甲醇运输罐车,两车均起火燃烧。

该空调客车载有39名乘客,车箱玻璃几乎全密闭,无法打开。目前已经确认36人死亡,仅3人逃生。其中,两名乘客从客车前方撞碎的玻璃窗逃出,另一名乘客由客车尾部唯一一扇可以打开的小窗户逃出。

据那位从车后逃生的乘客讲,他睡在客车最后一排的上铺,其他地方的玻璃全部密闭,他是从车后面仅有的一扇小窗口逃生。[1]

很明显,在这位乘客之后,再没有乘客借此通道逃生,这说明他们都已经没有逃生时间了。这也就是说,客车着火后,这个逃生通道,只够一人用一次!

客车前方逃生通道的效率比车后通道高一倍,从那里逃出去了两人。除此之外,整个空调全封闭客车再无逃生通道。36人生生被烧死在车内,逃生无“门”!

有一则新闻报道说,“因事故发生时乘客均在熟睡,大量甲醇泄漏迅速燃烧,因而车上逃生机会相当少”。笔者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成立,因为,除了被撞昏死的,所有人都被撞“醒”了。他们没能逃生,是因为没有逃生通道。

同样的事故发生在一年前。2011年的京珠高速“7·22”事故车辆也是一辆双层卧铺空调客车,燃烧发生后,多数乘客无处逃生,致41人死亡,仅6人逃生。[2]

与这类事故类似的是2009年“成都6·5公交燃烧事故”,一辆载有120名乘客的全封闭空调公交车在闹市区起火燃烧,最终有28人死亡,76人受伤。造成大量乘客死亡的原因,仍然是车窗全封闭,乘客缺乏逃生通道。[3]

事后,许多网友表示“我今后要自己随身携带一个铁锤”。在成都,安全锤曾一度脱销。

令人忧虑的是,不仅是双层卧铺空调客车和空调公交车,而且还有长途空调客车(俗称大巴车),统统都被设计成了“全封闭车窗”,除了车前或车尾有一扇推拉小窗口外,其余车窗都被严密封闭。这些“全封闭车窗”坚固异常,没有专用安全锤或铁锤,完全无法敲碎。

更要命的是,这些空调长途客车遍布全国各地,数量惊人。这些年来,空调大巴车燃烧事故频频发生,“全封闭车窗”严重威胁着千万乘客的人身安全。

笔者用百度搜索“大巴客车 燃烧”和“空调客车 燃烧”,分别得到733万和511万个结果,足见这类事故的发生频率很高。

问题是,空调客车为什么要设计成“全封闭车窗”?理由其实很简单:为了防止乘客开窗而增加空调运行成本。

就为了这区区空调运行成本,竟然置千万乘客的安全于不顾?而这样“无视生命”的设计和运营方式,竟然能够“过五关斩六将”,在层层公章设卡的审批路上,通行无阻?这着实让人吃惊。

毫无疑问,有关管理部门对空调客车“全封闭车窗”至少负有“失察”之责。

鉴于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亡羊补牢,制定严厉措施,取缔空调客车的“全封闭车窗”,为生命打开逃生通道。

其实,在“成都6·5公交惨案”之后,一些城市(如成都、南京等)[4],就已经尝试过将部分空调公交车改装为推拉式车窗,但是,由于交通、安全等高端部门缺位,此举并没有举一反三,推而广之。

在又一批36个亡灵面前,有关部门不能再官僚“主义”了。

其实,空调客车的节能途径很多,完全不应该也不允许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去节能。

在2003年一份题为《空调客车节能途径探讨》的专业论文中,专业人士为空调客车节能至少提出了7种途径。其中,特别提到要“改进车窗结构”,“尽量不要采用全密封窗结构”。[5]

 

2012年8月26日

 

顺便请教居住国外的网友:在国外有类似国内这类“空调客车全封闭车窗”吗?



[1]中新网:《延安36人死交通事故:客车玻璃密闭仅3人逃生》,2012年8月26日。

[2]百度百科:《7•22河南信阳客车起火事故》。

[3]百度百科:《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

[4]记者郝蕾:《709空调车车窗封闭改推拉“车窗死变活”将成趋势》,华商网/新闻/陕西,2009年8月1日;乐视网视频:《空调车封闭车窗将全面改造》,2009年6月16日。

[5]谭辉平:《空调客车节能途径探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话题:



0

推荐

李尚勇

李尚勇

22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人口困局》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作者。 近些年以经济类现实制度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有10多篇研究报告发表在各类高层“内参”,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改革》等学术期刊和专业报纸。中国改革网、光明网和中国改革论坛网(曾)为作者辟有个人专栏,财新网和财经网特邀作者开博。 作者拟出版“制度困局三部曲”,已出版《人口困局——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1月)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求解地震预报的制度困局》(东方出版社2018年7月)。《求解三农困局》(待出版)。 邮箱:lsyongs@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