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大困局(专题)系列文章(3-1):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从表面上看(在普通民众的心中),中国现阶段是最不缺粮食的年代,每年仅仅浪费掉的粮食,就有800万吨和5000万吨(500亿公斤)之说[1]。“大手大脚”说明粮食多得是。

然而,真正为中国粮食算过帐的人,无不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担忧。

一、粮食增长为人口增长所吞没

1950198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5倍,但总人口增长了78.83%,除开3年全国性饥荒,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240340公斤/人之间。前30年,人们增长粮食的所有努力全部被人口增长所“吞没”,而且总体上全体国民还“吃不饱”,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20年。(见图3-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2011)》。

1980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70.48%,但总人口增长了35.85%,其结果,粮食增产完全被人口增长所“消化”。最近30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325412公斤/人之间,2003年甚至跌到了333公斤/人。(见图3-1)近几年人均粮食产量虽有所回升,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有较大提高。

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全体国民“吃饱”的问题,这主要受益于三大手段。一是制度变革,即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代之以“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短短6年就将人均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17公斤/人提高到1984年的390公斤/人,基本解决了10亿人“吃不饱”的问题(1984年中国总人口10.35亿人)。二是依靠科技手段培育良种。比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但品质劣于常规稻且“口感”较差),从1976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据说,从1976年到2005年的30年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约56亿亩,增产稻谷5200多亿公斤[2],这相当于每年增产1733万吨。三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19761990年,通过上述三大手段,中国将粮食总产量提升了一半以上(56.8%),15年年均增产3.05%;此后,便增长乏力。

从更长时期来看也是如此。若以1984年(基本解决“吃饱”问题)为界,则前34年中国粮食年均增长率为3.37%,后26年为1.14%;而最近20年,年均增长率低至1.02%

上述数据显示,中国粮食增长越来越“乏力”。而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这最近20年,恰恰是中国大力发展工业化“化学农业”,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和农膜并自认为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

观察中国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到,1984年的390公斤/人(即当初基本解决10亿人“吃饱饭”的水平)是一个标志,此后26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基本上就是围绕这一标志性数据上下波动,且低于这一标志的年份居多。(见图3-1

从总量来看,粮食增长明显被人口增长所“吞没”。1984年以后的26年里,中国粮食增长34.2%,而人口增长28.5%

况且,中国的粮食生产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因为,中国真正高标准旱涝保收的农田还不到中国耕地总量的45%

二、未来粮食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2008年,官方对于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基本评估是,“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官方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目标是,“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其中,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3]

上述目标实际上与中国2010年的粮食总产量54648万吨基本持平。

据有关方面估算,按中国需求水平和人口增长情况(官方估计2020年人口总量14.5亿人,203315亿人),“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到2020年为6.03亿吨,2033年为6.63亿吨,大体比现有5亿吨粮食生产能力高出20%30%,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4]

不过,2010年以后,官方的粮食统计数据有些蹊跷,即中国粮食总产量从2004年开始,实现12年连续增长,并于2013年突破6亿吨大关,2015年达到6.2亿吨峰值[5]。这一串粮食总产量数据与上述2008年“国家粮食规划纲要”的基本判断差距太大,况且,笔者在前言也说过,本书对2010年以后的资源环境数据持保留态度。

而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最近10年,中国粮食净进口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到2015年,主要粮食(即“谷物+大豆”)的净进口已经高达1.14亿吨(见图3-2),这与国家海关总署的粮食净进口数据1.23亿吨相差不到0.1亿吨。如此大的进口规模,实际上早已击穿了中国粮食自给率安全红线(95%)。


资料来源和说明:(1)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国家统计局的粮食统计包括了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豆类和薯类。

从长远来看,通过国际市场填补国内未来粮食缺口的想法恐怕也很难实现。

2012年,中国一改过去“少量进口优质大米和小麦,近乎零进口玉米”的保守政策,于当年进口谷物1398万吨,其净进口数量是前一年的3倍。中国农业部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底,小麦、玉米和大米的国际市场价格分别2006年初上涨了111.8%201.6%158%,年均分别增长11.3%17%14.5%[6]。价格上涨体现的是供不应求。19982008年,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年均增长1.1%,但谷物产量年均增长只有0.5%;“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可见,有关部门2008年的基本判断今天仍然成立:“今后受全球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需要”的基本格局将长期难以改变[7]

其实,早在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便发出警告说,“我们离粮食警戒线已经不远了”。所谓“粮食警戒线”是指全球粮食库存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低至18%,而2012年年底这这一数据约为20.6%。“消费的刚性需求增长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动用政府粮食库存”。[8]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最近10多年来,中国不得不在“加工原料”的名目下进口了包括大豆、玉米和油菜在内的大量转基因农产品。

可见,将14亿人口的“吃饭”大事托付给国际市场,其风险显而易见。

 

——————————

《中国大困局(专题)系列文章(0-1):引言和说明》

中国大困局(专题)系列文章第3单元:食物

◎中国粮食的脆弱平衡

◎“戒”不掉的化肥、农药

◎“离”不了的激素、抗生素

◎“垃圾发明”——农膜

◎五大“毒素”的叠加效应

◎绿色生态种养殖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略)

话题:



0

推荐

李尚勇

李尚勇

22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人口困局》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作者。 近些年以经济类现实制度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有10多篇研究报告发表在各类高层“内参”,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改革》等学术期刊和专业报纸。中国改革网、光明网和中国改革论坛网(曾)为作者辟有个人专栏,财新网和财经网特邀作者开博。 作者拟出版“制度困局三部曲”,已出版《人口困局——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1月)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求解地震预报的制度困局》(东方出版社2018年7月)。《求解三农困局》(待出版)。 邮箱:lsyongs@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