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转载梁红论中国经济增长阶段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转载按语】中金研究部的梁红女士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长安讲坛上的演讲《中国的高负债与高存款之谜》很值得一读,其中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外比较是一个基础性问题,特别值得对此有糊涂认识的人认真阅读思考。真实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基点,基点错了,后续的判断都站不住。比如,狂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某某时候将超过美国”,诸如此类。

笔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现实的研究结论与梁红女士一致:在经济总量上,以GDP计算,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意味着,政府拥有了巨额财富,尤其是中央政府有钱了,几十来,中国国防第一次不缺钱了(这当然是好事),官员们(可推广至体制内)的非工资收入,包括大量寻租收入,已经相当可观;同时,占人口比例很低的富人也利用难得的非平等机会(主要是官商“合作”),在经济增长中大为受益,且拥有了不可细说来源、不可“见天”的巨额财富。但是,在人均收入水平上,中国实际上才刚刚“脱贫”,如果考虑到少数人占有巨额财富,那么,这个所谓的“人均收入水平”实际上还含有很大的“被平均”的成分,这意味着,普通民众并未像“理论家们”想像的那样分享到了多少增长红利。(参见文后图1、图2)如今普通民众的所谓“生活水平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人类(国际)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如想像那么大

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这个经济增长和发展阶段是在非常态情况下实现的,它极不稳定且绝对不可持续。这包括制度体制、粗放式增长、环境承受能力、收入悬殊、社会浮躁不安、甚至巨额财富外流、等等,都不可持续。由于我们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没有与之无缝衔接的创新机制,民间经济也没有真正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藏富于民”的制度安排并没有进入最高决策层的法眼,所以,尽管短视的主流经济学家自我感觉良好,但“中等收入陷阱”的宿命难以逾越。这一点,笔者的《人口困局》一书第12章有详细论述,这里可以参考文后两幅截图红框内的文字。

下面是梁红演讲中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部分:

首先给大家看这张图。

在经济增长的理论里,基本上是人均收入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总量的概念。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是富裕国家还是贫穷国家。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已经下降到2%-3%,再差有降到0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还是在6%-7%在这张图里中国在最底下,是那条红线。经济学术语有很多人用购买力评价判断,购买力评价后面有很多假设,在这儿我就简单的用中国人均和美国人均相比,都是美元向下的,今天当期的平均数。

一个美国人比一个中国人一年多产出多少倍?在改革开放当初,大概是一百倍以上,这还是一个高估的汇率。一个美国人平均一年比一个中国人多挣多少钱?经过我们37年持续平均9%的增长之后,现在大概是中国人均是美国人均的12%-13%,也就是一个美国人平均比一个中国人多挣七到八倍。我学的所有经济学理论全是人均的概念,没有讲总量。

我们来看什么是发达国家,什么是中等收入国家,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在亚洲进入第一世界的国家是日本和新加坡,我们的香港接近,大概在70%80%100%,要看汇率的高低。第二世界是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大概在40%50%。我们认为自己是中等收入,应该是在20%30%中国今天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泰国差不多,在七、八千美金左右。

历史也许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中国发展到今天,实在没法可借鉴的就是世界上没有过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却排在全世界排的第八十几名。我们总体量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名。美国是16万亿,中国是10万亿,第三名是日本不到5万亿。但是我们的人均只有七、八千美金。不管是当年美国的崛起,还是日本、德国的后来崛起,当它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其人均在世界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

中国的体量已经长成了巨人,但实际上在很多地方还像婴儿。中国不是未富先老,而是未富先大。人均七、八千美金的水平,也代表着整个国家在很多方面人均水平的低下,比如平均知识水平,平均对世界的理解,平均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历史积累。这个是最大的挑战,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都对中国怀有很美好的期望,包括有的时候是批评,因为我们希望它更好。世界上从来没有见过像中国这样连续37年平均9%左右的增长,原因很简单,我们当年的起点太低了,加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假如现在的朝鲜开始实行与我们一样的改革开放政策,可以想象它也会有好几十年8%-9%的增速,否则怎么可能追上发达国家。

我听到有些同事争论,说中国四、五年以后只剩下3%-4%的增长了。什么意思呢?美国现在的增速是2.5%左右,如果我们只剩下3%-4%的增速,那就永远也赶不上美国,永远都会蛮穷的。问题在于,因为前面“转载按语”提到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还没有开篇,中国未来凭什么保持3%-4%的增速?——笔者注)有一次我看电视剧讲邓小平,特别能感受他是那么的着急,三十多年的闭关锁国,包括文革浩劫的影响,中国和世界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

什么叫总量的可怕?如果我们能达到今天马来西亚或者巴西、阿根廷的人均收入水平,我们的经济总量肯定就是世界第一,因为我要乘以14亿人。中国人均提高一块钱就是将近14亿美金。如果我们能达到台湾和韩国这样的人均水平,中国的总量就是美国的两倍。

为什么当初日本是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因为日本是除美国以外单一OECD(经合组织)国家人口最大的国家,它自己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轻易追上。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出现,如果没有制度约束,各国总会有一个人均收入趋同的过程。(这个“如果没有制度约束”的条件至关重要——笔者注)但也有例外,比如非洲国家就一直很穷。一些亚洲国家,包括新加坡、韩国、日本,当它们开始追赶的时候,它们的政策也不一定是对的,也遇到很多的经验教训。

但是有一些基本政策特征,和我们过去的三十几年是一样的,那就是有一个比较开放的市场,至少在出口的问题上非常开放。另外,整个政治体制对企业家或者私人经济非常友好。中国今天的发展水平相当于日本、韩国或者台湾地区(几十年前)的某个时期。这些国家和地区(当初)都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8%-9%高速增长。我们要研究的不是他们的今天,而是他们更早时期发展阶段的政策、经验,包括曾经出现的问题。

(梁红:《中国的高负债与高存款之谜》,在中国经50人论坛、新浪·长安讲坛上的演讲,转引自:中国改革论坛网 /经济改革,2016 4 30日。

 

附录:几张参考图片

 

 

 

 

 

 

话题:



0

推荐

李尚勇

李尚勇

22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人口困局》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作者。 近些年以经济类现实制度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有10多篇研究报告发表在各类高层“内参”,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改革》等学术期刊和专业报纸。中国改革网、光明网和中国改革论坛网(曾)为作者辟有个人专栏,财新网和财经网特邀作者开博。 作者拟出版“制度困局三部曲”,已出版《人口困局——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1月)和《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曙光:求解地震预报的制度困局》(东方出版社2018年7月)。《求解三农困局》(待出版)。 邮箱:lsyongs@163.com

文章